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山岳日 | 山林慷慨接纳我们,而我们如何回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自然教育论坛 Author 山狼、春草

对环境的破坏是走进自然荒野一定要付出的代价吗?“无痕山林”(LNT)只是在山林中吗?今天是国际山岳日,我们分享了这篇无痕山林主题的文章,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文章写于2017年,但其中有些话题依然值得继续探讨。

“很多人在露营。2号营地山坡上的一个山洞,里面各种垃圾,酒瓶、罐头盒、塑料、厨余......大便则沿路随处可见。”回忆起怀柔后河的露营地,山狼眼前浮现一片狼藉


户外环境压力-后河第二营地  图片:山狼提供


多年行走户外,这番景象早已屡见不鲜。“暴露在外的大便除有碍观瞻,在发酵过程中更是会产生病菌,如果有纸的话,病菌更不知道会随之飘到哪里去,有可能会让其他生物染病。若焚烧处理,也有问题:一是可能有气罐,不安全;二是没有焚烧处理系统。


山狼担忧。


户外的环境压力-大滩草原  图片:山狼提供


改革开放前,大陆的户外运动多由一些专业人士在参与,如登山队、国家的运动员等,民间的参与者很少。而改革开放后,人们进入户外的需求增大,户外运动亦日渐增多。随户外运动的井喷式发展,进入户外的人基数太大,猛然集中进入自然荒野,造成的破坏着实不小。


对环境的破坏是走进自然荒野一定要付出的代价吗?如果在进入户外前,参与者能先参加一个培训,了解一些进入户外的原则及垃圾处理的方式,荒野生态所呈现的样貌,会不会多少有一些不同?


这样的构想,不久即迎来了一个落地验证的机会:Leave No Trace(无痕山林,简称LNT)。


山狼、冠璋、雅云、斌哥、大麦-哈盆  图片:山狼提供


一场邀约,LNT迎来“定居”大陆的机缘


2011年5月,经由一位台湾女子——自然之友志愿者陈婉宁牵线与当时自然之友环教团队的负责人胡卉哲女士的努力,“台湾无痕山林第一人”郑廷斌先生,与另一名LNT高阶讲师徐佳莹女士来到北京,举办了一场LNT(Leave No Trace,无痕山林)体验活动(当时还没有专门开展培训课程)。这次体验,共有约30人参与,是大陆第一次正式接触LNT。


第一次LNT体验活动:郑廷斌-贾黎平-吴佳莹  图片:山狼提供


9月,自然之友邀请郑廷斌先生和徐铭谦女士到大陆,开展了第一批无痕山林初级讲师培训。2012年,12个参加过培训的无痕山林初级讲师去了台湾,在哈盆参与了由美国的班什明、吴冠璋及台湾的郑廷斌三位导师开展的无痕山林高级讲师培训。回到大陆的他们,成了LNT在大陆的星星之火。


大陆第一批LNT种子讲师结业合影  图片:山狼提供


由于工作压力走进户外的山狼,在2009年接触到自然之友,被其理念吸引,开始跟着自然之友植物组活动,随后成为自然之友志愿者。也因此,在LNT初入大陆时,山狼有机缘了解并体验。并在之后,随着对LNT日渐深入的理解、逐步丰厚的实践,与莲花、蚊子以及其他志愿者一起,在自然之友原有的植物组、观鸟组、登山组之外,成立了无痕山林小组(自然之友有着谁发起谁担当的传统,所以很多活动均由志愿者担当),开展无痕山林的推广活动。


北京怀柔后河LNT工作坊活动-后河  图片:山狼提供



喜静的理念,好动的实践


  LNT有七大原则:


  • 事前充分的计划与准备;

  • 在可承受的地表上行走和露营;

  • 适当的处理垃圾;

  • 将你发现到的任何事物回归原状;

  • 将营火的影响减到最低;

  • 尊重野地的生命;

  • 考量其他旅行者的权益。


每个原则下,又有为数众多的行为标准,并且,这些行为标准也只是概略而论,并非放之四海皆同,地域、气候、时间等因素的差异,都会让行为标准有所变化。


便便必须带走?


比如,在雪山上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活动时,上山就需要带便便袋装排遗物,下山时把排遗物带下来,不能留在山上。这是在环境极端的脆弱地区的做法。但如果是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普通户外荒野,挖猫洞把排遗物埋在里面,让土壤和排遗物充分混合(有利于排遗物快速分解)即可。


敬山仪式-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  图片:山狼提供


清洁一定要离水源60米外?


又比如,第三项原则“适当的处理垃圾”下,有“清洗餐具必须提着水到距离水源60米以外的地方进行”的一个行为标准。那么,一定要60米吗,如果这个山谷离野地最远的距离都达不到60米要怎么办呢?死扣教条显然无法在千变万化的真实户外环境中给到实践者以有效的指导。



LNT,你到底有没有定性......


那么,难道践行LNT就无所依循吗?并不是。


虽然LNT的各种行为标准随地域、气候、时间等因素而变,但其变中实有定,背后都遵循两个不变的理念:尊重和对环境最小冲击。


理解了这一点,以尊重和对环境最小冲击作为户外行为指引,在很多乍看之下难以严格践行LNT行为标准的真实环境中,就知道如何恰当调整。不够60米,那就到当下环境所能够到的离水源最远的地方清洁餐具吧(当然如果这“最远处”也实在近得离谱,那就还是留到有更合适的地方再清洁?)。


风信子和泰雅族猎人阿雄  图片:山狼提供



养成or速成,这是一个问题......


LNT的培训目前分四个阶段


人大学生LNT工作坊活动-香山  图片:山狼提供


面向大众的认知工作坊,一般为几小时或一天的活动,内容包括简单分享LNT的基础理念及一些引发参与者思考的情境游戏、互动讨论。


初级讲师培训(也叫种子讲师培训),则是招募参与过认知工作坊的学员,进行两三个小时的室内+两天一夜户外的培训,内容包括LNT的两个核心理念、七大原则。


以七大原则为例,它的每一条其实都暗含很多内容。


比如“适当的处理垃圾”,就一句话,但如何适当处理呢?执行的方式又很多:厨余怎么处理(餐具怎么洗,到哪里洗,洗下来的水怎么处理,固体物质又怎么处理......)果皮果核怎么处理,排遗物怎么处理......有很多的内容在里面。


户外洗碗流程  图片:山狼提供


喝洗碗水这件事情,是真的有......


如户外若有做饭,如果有馒头片或面包片,可以直接用它们把锅碗擦干净然后吃掉,这样不产生厨余;如果无,就餐完毕后通常会再煮一锅汤,放一些菜叶,煮好后用菜叶洗锅,再将汤倒入碗里洗碗,后把汤喝掉,汤的量也不用太多,以够所有人的碗洗干净为宜。实在有食物剩余,则需过滤后干湿分离,汤水集中在一起稀释后泼洒在无机土上,固体厨余则带走。


由于LNT没有投诸四海皆同的行为标准,所以授课老师往往不会直接告诉学员在当下具体环境中应该怎么做,而是更多引导学员自己去思考,得出自己认为最充分融合了尊重和对环境最小冲击理念的行为标准。


用LNT的方式处理猎人遗留下的火塘  图片:山狼提供


果皮果核的去向,也能这么复杂


如果皮果核到底是掩埋好还是带走好?有学员认为掩埋就好,ok,老师会追问为什么,学员通常回答降解快;老师继续追问,这个水果生长及成熟的过程有使用药剂吗,这些药剂是这个地方需要的吗......那么,没有使用过任何药剂掩埋就没问题了吧?老师会继续追问,这个水果的产地,若非当地所产,那它若生长出来会对当地生态有破坏吗?不知道。那不确定的情况下,怎样处理会更妥当......若是当地所产,埋多深合适,会否引来嗅觉敏锐的小动物,它们翻找出来后不吃任其裸露地表,发酵过程产生的微生物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老师会层层追问,引导学员自己思考每个行为对环境可能存在哪些冲击,从而自己得出心里认同的做法。


高阶讲师培训-进山的食量是按克计算,200克一餐的标准再加余量,包装是要留在城市的  图片:山狼提供


动物可以荒野便便,人为什么不行?


谈话至此,我忽然想起2015年参加LNT认知工作坊时,参与伙伴曾就粪便的处理展开讨论,疑惑为什么不能动物怎么做人类就怎么做。


彼时有伙伴提出,动物的食物是天然的,人的食物却多有化学添加,所以处理方式会有差异。这一角度当时曾给我不小启发。


与山狼聊到这一体悟,他笑说其实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片山林的主人是谁?是世居于此的生灵而非人类。


祖辈都生活在此的动物,它们的粪便在当地自然的承载范围之类,而作为外来者的人类若就地排遗不加处理,就把压力增加到这个地方,这不是合适的做法,合适的做法是,将之带到我们居住的地方去。


山狼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到荒野去,不能去溪水里洗,但世居于此的村民则可以的缘故。这当中既有将对环境的冲击降到最小的理念,也有尊重的态度


LNT种子讲师证书  图片:山狼提供


参加完培训的初级讲师,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把LNT的理念揉碎掰开再根据自己的体会整合分享出来,七大原则的每一项都是可以与其他六项原则融合在一起来展现的。


高手修炼,内力第一,花招是“小技”


初级讲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可以参与高级讲师培训。理念就是那些,如何让这些理念变成有吸引力的课程(因为枯燥的内容很少有人愿意听,没人愿意听就难以推广),如何去丰满和发挥,高级讲师培训会涉及一些手法,比如用案例(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通过查询阅读获得)丰富课程。


高阶培训合影:山狼、班什明-哈盆  图片:山狼提供


那谁来培训高级讲师呢?指导员。成为LNT指导员需要到美国本部去学习。无论何种践行,要流动起来,只有技法都是远远不够的,LNT亦是如此。只有实践行为与尊重和对环境最小冲击的智慧水乳交融,LNT的生命力才能旺盛蓬勃。这是更为高深的修行。


哈盆-营地  图片:山狼提供


从认知体验到融汇贯通,需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如此方可根基稳固水到渠成。但随着LNT日渐推广,亦有一些让人担心的取巧做法滋生。一些机构开展的LNT培训,忽略参与者自身体会积累,让没有参加过认知工作坊和初级讲师培训的学员直接“速成”为“高级讲师”,这样出来的“高级讲师”,欠缺自我修炼,难以在LNT的推广中给到受者有营养的启发。同时,徒知皮毛的LNT推广者,由于其未把LNT“吃透”,难以融汇贯通,推广时与人沟通就往往容易刻板因循所谓标准,不允许弹性的照搬照套,也容易引发不了解的大众对LNT的质疑。


凡事厚积才能薄发,LNT修炼,亦无捷径可走。


LNT户外课中-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  图片:山狼提供


山林之外,生活之中


你很可能“小看”了LNT


换个角度,再往深了想一想:LNT只是走进户外的行为指引吗?山狼觉得,这样理解未免局限了LNT,它可以有更宽广的外延


“LNT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态度,无痕在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实践,生活,工作,休闲......通常参加过LNT培训的人外出都会带几样东西:餐具、手帕、水杯。会很节约地用纸。一般情况下,现在我基本不用卫生纸,在家就用水来清洁,到户外就用水和树叶来清洁(当然也要考虑它的安全性);家里有专门收集厨余垃圾的桶,把厨余做成酵素,把原本的垃圾变成肥料;买简包装的商品......尽量来减轻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阿雄在清洁山林-从猎人到环保者-哈盆  图片:山狼提供


妥协是贬义?


面对当下暂时难以阻挡的破坏,对抗自然立场分明,那么妥协呢?山狼提及房地产开发对自然的破坏,谈到阻止开发在现实中推进的渺茫。当破坏确定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时,要选择强硬对抗和背离吗?


山狼说,他自己觉得,不了解也就遑论能做到,破坏如果一定要发生,他的做法是不以对抗的方式来僵持,把对方远远推开,而更愿意持一种中和的态度来与对方积极沟通,尽可能在对方阵营中推广LNT,为破坏被最小化留下一些可能


获取树皮的方法-哈盆  图片:山狼提供


取材猎食里的智慧


在台湾哈盆5天4夜的LNT高级讲师培训经历对山狼有很大触动,泰雅族原住民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与LNT不谋而合。“砍树不是贴地,离地大概50公分,砍掉之后还有新枝新叶生发,树还活着;取材亦有讲究:以前泰雅族山民盖房无瓦,用树皮;原始森林里很多粗壮大树,树皮怎么剥呢?一棵树他们只剥约摸八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一片,树不会死掉,他们也取到了材料......用很多诸如此类的方法和自然来共生


哈盆深处的指路牌-哈盆  图片:山狼提供


以前还打猎的时候,也是如此。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保证所取即所需,不浪费;够吃就好。下套后三天之内必须去巡查,那里天气太热,超过三天套到的猎物可能就腐烂了,如果三天之后才去,腐烂的动物身体里面生出了蛆虫,他也要把蛆虫拿回来吃掉,否则他们认为信仰的祖灵会降下惩罚;进山打猎时一般带盐,刀和火种,所有吃的都要在山林里解决,捕鱼明明能够捕到十条,但吃两条就够了,他们就只捕两条,多余的放回去。


过河-哈盆  图片:山狼提供


明白,然后去做


这些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充满智慧,也让人感动。山狼回忆,70、80年代时候,大多人家都不富裕,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里,人们对资源抱着很珍惜的态度。那个时候没有纸巾,随身带一块手帕的习惯,现在想来也觉得蛮好,想要卫生,常换换就行啦。物质丰富起来本是好事,但很多人却在物质中迷失,滋生出骄慢之心而失去了对自然的感恩和敬畏


LNT种子讲师培训山西站-山西左权  图片:山狼提供


要将无痕融入人方方面面的活动,山狼觉得,这需要明理和克己明白无痕山林的道理,了解土地伦理的核心思想、人和其他生物在大自然中实际上是平等的;然后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按照自然规律和法则去进行有序的活动。习惯了便利生活的现代人初尝试时难免觉得无痕有些苛刻,那不要紧,不能做到完全无痕,有意识地迈出一小步,也是好的开始


大陆第一批高阶讲师结业-台湾大学  图片:山狼提供




附:LNT发展简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倍数增长之登山、露营等游憩活动,造成游憩据点地表植物损害和消失、土壤被侵蚀、树木成长受影响、动物生态及栖息地被迫改变和缩小,深具历史价值的人文资源遭受浩劫等现象,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冲击。到了70年代,许多管理单位开始引用法令来规范游客的行为,但硬性法令规范造成游客反感,管理单位体由此认到不如通过教育传播给游客正确的观念,彻底实行低冲击性的游憩行为。


80年代起,政府土地管理单位、环境教育学者、保育团体、户外用品的制造与销售商、登山健行团体及社会大众共同发起了全国性教育教育推广运动,提出无痕旅游行动概念,全面推动负责任的质量旅游。


1990年美国林业署与全国户外领导学校 (NOLS) 合作发展低冲击游憩训练,训练管理人员如何教导旅客减少环境冲击。林业署并筹组委员会将此理念推广成一全国性可执行的教育计划。1991年林业署成功和NOLS策略联盟后,1994年土地管理局、国家公园署及鱼类暨野生动物署亦正式加入,将LNT共同推广至全国各地,但仍由NOLS扮演主要教育训练的角色。


上世纪90年代中末期,LNT理念进入台湾民间环保和生态机构。通过民间近十年的推动,LNT开始得到台湾官方的认可和支持,2006年,台湾林务局开始推动LNT-无痕山林运动,并于2007年发起并召集公私部门及专家学者组成无痕山林运动执行推动委员会,向全台湾推广LNT。LNT亦日渐进入大学课程,在体验冒险教育与户外领导课程、户外课程带领课程、CEO领导力课程等实践。体育大学的毕业生和在校生中,有不少LNT导师及高初阶讲师。


2011年5月,大陆首次正式接触LNT。


本文转载自“自然教育论坛”公众号,标题为编者所加

山林之外,生活之中

从“无痕山林”到“无痕X”

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扫码查看更多主题分享吧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活动报名     西双版纳亲子冬令营 | 丽江#闻见自然#亲子营&“水的喆里”单飞营 | 日本栗驹高原雪地冬令营 | 出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参加培训   1月6日~10日盖娅自然体验师(初级)集训营-丽江站 | 2020年4-5月北京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 |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
   近期精彩    好的引导员是怎样一种角色?| 亲子二团育成会倾情演绎“东小口融化剧”  | 一起爱,一起学,一起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